本网讯(通讯员 丁雅琴 李佳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同时提高大一新生对大学学习与生活的适应能力,10月17日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于“青源驿站”学生社区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严莉萍、副书记雷晓林、副院长陈功轩参加座谈,辅导员张灏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国家奖学金候选人安婉青同学从调整心态、学会规划;找准方向、确定目标;学会独处、享受孤独;学好英语、重在积累四个方面分享了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情况。钟晓燕、吴忧同学分享参加学校少数民族座谈会的收获与感悟,感受到了学校、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爱,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综合素养,把个人发展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之中。

接下来,24级新生代表依次分享入学后学习生活情况,大家对大学生活都有着类似的看法与感想,学校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树木葱茏的绿化,这些都带给他们全新的体验,但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问题接踵而至,在学习方面不能严格地要求自己、不能够平衡学习与生活以及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

学院党委副书记雷晓林和副院长陈功轩就学生工作及专业学习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一站式”学业导师陈功轩指出大学学习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作为大一的新生,希望同学们通过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进一步熟悉认识专业学习。雷晓林强调,各民族同学要像石榴籽紧紧拥抱在一起,为个人成长、学院学校发展贡献自身智慧与力量,同时新生进校后快速适应并转变身份,做到思想到位、目标坚定,做一名合格大学生。
最后,严莉萍在总结讲话中寄语同学们,一是坚定政治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同学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听党话、跟党走,把党和国家对青年、对少数民族的关爱化作奋勇争先的动力;二是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同学充分发挥文化特长优势,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展现青春风采;三是提升综合素养,勇担时代使命,各民族同学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好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二师力量。

本次座谈会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增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信任和友谊,为学院各民族学生融合交流、共建团结大家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学院将继续聚焦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育人氛围,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助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